在企業(yè)里工作二十多年,歷盡企業(yè)里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公司政治斗爭,經歷過空降兵生存的磨難,也觀察過空降兵登陸企業(yè)的挫折教訓。悟出一個規(guī)律:空降兵在企業(yè)里生存壽命長短與他透支信用成反比。
空降兵登陸一個陌生的企業(yè)開始他建功立業(yè)的搏擊,在他還沒有做出實際業(yè)績之前,往往都以為攬權是成事的關鍵和基礎,所以職位越高,越要老板給全部的權力,要求位居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好像沒有這樣的位置和權力就不能保證他的成功。經過我的經歷和觀察,發(fā)現“透支信用越多,生存壽命越短”的規(guī)律。
A企業(yè)老板花年薪200萬聘請一位年近知天命的CEO,CEO到任后就要求老板退居董事長,把集團的所有權力都交給他,第一個月到處視察、開座談會,了解企業(yè)情況,第二個月組織想上進、思想新的年輕人士,悶頭擬定新的改革方案,第三個月召開誓師大會,開始實施,集團上下雷聲大雨點小,CEO召集各種會議聽匯報找原因,發(fā)現元老、骨干都按兵不動,都眾口一詞說改革方案不適合本公司實際情況;CEO很惱火,開始招聘新人,花了2-3個月,集團招到五六個骨干,邊熟悉情況邊開展工作,還是推不動,這就過了半年,想拿元老殺一儆百,去請示老板,老板不置可否,沒有明確態(tài)度,搞得CEO很傷腦筋,有過了一個月,老板開始頻繁出入企業(yè),找個部門負責人談話,公司里彌漫著對CEO的不滿,在檢討改革方案推進不利的會上,老板不點名地批評了CEO,CEO垂頭喪氣,失去了剛來時的銳氣,改革停滯了,老板開始恢復了日常領導,引領著企業(yè)向前走,CEO被邊緣化,一個月后CEO離職了。又印證了公司里流傳著“三個月人才,六個月蠢才,九個月走人”諺語。
B企業(yè)老板經人介紹一個營銷總監(jiān),營銷總監(jiān)吹噓自己擁有許多資源,老板看中這些資源可能帶來的巨大好處,花重金聘用他做營銷總監(jiān)。這個人到任后,公司里的上下很快覺得此人是水貨,信息不斷反饋到老板耳朵里,老板焦急地等待其身后誘人的資源,眼看等了兩個月,也沒見到任何利益的影子,老板覺得被此人蒙了,就開始驅除行動,天天指桑罵槐、劈頭蓋臉訓斥這個營銷總監(jiān),營銷總監(jiān)度日如年,每次會后都被折磨得一身大汗,不出三個月,這個營銷總監(jiān)夾著尾巴離開了。
C企業(yè)老板N顧茅廬,好說歹說,花巨額年薪,并簽訂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承諾書,聘請一位不惑之年的人做集團總裁,總裁到任后就要求老板退居董事長,把集團的所有權力都交給他,第一個星期就擬定新的改革方案,徹底顛覆了集團的管控模式和組織架構,把集團的管控模式由戰(zhàn)略管控型改為操作管控型,把三級組織架構改為二級組織架構,把上至董事會成員、下至二級公司總經理都直接納入自己的直接控制下,形成自己一朵紅花與眾多綠葉的專權態(tài)勢,并要當月要頒布新組織架構和干部任命,1-2個月新管控體系建立完畢。如此照搬原有經驗、急于求成的空降兵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雖然第三個空降兵的結局還沒有出來,基本已經預示與第一個空降兵一樣的問題——在沒有建立起個人信用之前,就過早地向老板要待遇和權力,嚴重透支了個人的信用,如果以后不能很快兌現與個人待遇和權力相當的老板期待的效果來換取信用,老板就不會容忍這種現象繼續(xù),其就要離職了,自己不主動離職,企業(yè)也會變著法地逼他離職。
一般人在企業(yè)里獲得的待遇和權力都是與他履行承諾的達成率成正比的,履行承諾的達成率越高,老板給與的待遇和權力就越大,反之亦然。空降兵要想在陌生的企業(yè)里生存發(fā)展,就不能一上任就主動要過多的權力,要非常策略地依靠老板和企業(yè)里其他核心骨干,等做出了明顯的業(yè)績后,取得了管理團隊的認可,水到渠成,老板會主動地把大權都交給你,你再運用它去實現既定目標,就基本上離成功不太遠了。
空降兵切忌不要在沒有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變成現實之前過度地索要權力,或剝奪別人的權力,不要透支你自己的個人信用,否則,這種不成熟的空降兵的生存壽命會很短的,與個人、與企業(yè)都不利。
廈門獵頭